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软件厂商并不会把自己的产品称之为低代码,更愿意用一个更加明确的称呼来命名自己产品所处的领域,比如OA、ERP、BPM等。
申请试用或获取低代码资料:立即申请
直到2014年,由知名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正式提出了“低代码/零代码”的概念。这个时候,低代码的特征被更加固化下来。
后续按照这一定义产生的低代码平台,一瞬间开始在全球市场引大家的关注,国外包括OutSystems、Mendix、Kony、Salesforce、App Maker(Google)、PowerApps(Microsoft)等,国内则有织信Informat、宜搭、iVX、轻流、明道云等等。
但目前,很多低代码厂商和用户都遇到了共同的问题。
容易操作的平台,做不出复杂的产品,投入不了实际应用。
门槛过高的平台,往往面向的是IT人员,但是IT人员目前并不看好这一系列的产品,认为其能力边界和可用性不如传统编码。
所以导致很多人都认为“低代码”其实只是一个资产炒作出来的玩具,并不能具备真实可用性。
但是也有一些平台经过了这阵暴风雨后,依然存活。通过无数的项目证明,自身的价值和定位。
这里面就有一家佼佼者:织信低代码。为什么我会这么讲?接着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一、企业级低代码平台对于企业的真正意义:
1、降本增效
据统计,低代码开发在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应用上的效率提升大概在67%左右,相当于1个人能够发挥2-3人的人效。而开发完成后,测试和优化的周期也相应会大大缩短。所以相同的项目通过传统编码的方式来做可能需要3个月的时间,而低代码预计1个月左右就能搞定了。无论是人力的占用还是时间成本,低代码在降本增效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
2、逐步落地
不用像过去的代码开发一样,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开始编码。通过低代码所见即所得,快速开发的特性。很多的业务实践或者优化都可以在几分钟内开发出来,得到效果反馈。这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企业数字化战略计划。让数字化的整体规划过程可以更加从容。不用担心一旦开始开发很多东西就不能修改,不能回头的问题。模块化的开发模式,会让整个业务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能够匹配市场的变化。
3、 全员参与
和传统编码必须得由IT人员参与的情况不同,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改动或者开发工作,通过低代码平台已经不需要IT人员“事必躬亲”了,业务人员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平台的配置项快速完成业务的变更和修改,在IT资源紧缺的公司,这种模式,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员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更好的推动企业数字化落地。
4、企业级底层能力
企业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必须要能够成为支持企业各部门、各业务开展的信息化重要“支柱”, 企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按照业务类型通常包括数据信息管理、业务审批、各类报表分析以及其他业务;按照业务部门可以分为人事行政、项目、销售、研发、生产等等;按照当前的软件类别又可以分为ERP、CRM、OA、PLM、MES等等,各行业中又还有其他的定义标准。
所以如果要采购低代码平台,能否支持到上述这些场景下,去完成系统开发任务,将会是所有公司采购平台的最关键因素。 谁也不想买一个工具箱,却只能解决一个问题。
5、易用性和可维护性
诸多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往往都只强调业务开发过程,却忽略的后续的运维管理。要知道一个正常可运行的系统,开发完成才只是开始,后续还会有持续不断的优化和开发。那么谁来开发,谁能开发,如何进行版本的管理和运维。 大型信息化系统需要有严格的研发管理流程。不然一旦操作不慎,可能会导致企业重要经营数据的流失和业务的瘫痪。这一块低代码是不能和传统代码开发“唱反调”的。
织信低代码在这一块能够保持和传统代码开发一样,在运维上:
6、拥抱新技术
除了能够支持常规的信息化系统的开发,随着市场发展的需求,新的技术融入能够和低代码一起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例如AIGC概念的异军突起,织信低代码也积极响应,率先和ChatGPT、Stable Diffusion实现对接。
通过和ChatGPT的对接,实现了业务系统的AI智能开发,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
而Stable Diffusion作为AI图片领域的重要模型,集成到织信后,织信平台可以在相关图片业务场景中,实现AI文生图、图生图需求的快速调用。服务于电商、设计、广告等领域,极大的提高了业务生产力。
二、低代码实践案例
讲讲案例吧~
织信曾经服务过一家20年历史的工业企业,实现整体数字化升级。
“客户需要围绕办公、生产车间制造研发、供应链上下游、采购、仓储、运输和经销商管理,陆续采购了十几款软件系统。但是这些软件系统由于供应商不一,往往并不具备相互贯通的能力。后续需要让各供应商来开发对接的接口,二次开发成本可能都超过了原先的采购成本,甚至有的系统原厂都已经不在了,根本找不到人来维护。”
针对上述问题,织信发挥起可以发挥织信灵活的配置优势,把它当作一个万能接口,在不需要对原系统进行大规模调整的前提下,让织信平台的应用主动适应原系统,将数据都拉取到织信平台上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对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处理了。
后续,织信协助客户连续又完成了资源管控(ERP)、生产管理(MES)、(PLM)等大型系统的建设工作。原本计划投入3年数百万成本的数字化战略,通过织信低代码平台不到一年时间便全部完成了,人力和开发成本也大大降低。
三、企业该如何做好数字化规划?
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的路线设计以及如何正确评估数字化投入的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命题。
然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经营者并不能掌握数字化战略的定价权,付多少钱换多少效果这件事,在数字化上基本就像是在开盲盒,谁都心里没底。这时候织信做过的客户一般都会有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估价方法,那就是全年利润的10%左右。超过这个数额,企业经营者往往更愿意拿这笔钱去做更有实际意义的投资,例如增设工厂,添购设备,扩大营销团队,而不是花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系统上面。
但是这种主观的判断往往导致企业在采购系统的时候,变成了看钱买菜,并不能真正买到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因此织信也基于十余年的行业实施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些数字化建设的成本,仅供参考。
1、被忽视的“整体规划”
很多企业转型路径不清晰,缺少长期战略规划。主要是因为,企业经营者缺乏数字化转型经验,通常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买一个试试。但是信息化系统的落地,并不是单纯的做加法,后续系统的采购往往会需要考虑前采的系统能否兼容,业务流程能否对齐,数据模型能否一致。而且解决这些问题,是否涉及到旧系统改造,数据的接口对接,业务流程重组等等,这些额外的成本,都是在项目初期无法预估的。
所以被忽视的“整体规划”其实很有必要做在前面。
织信低代码在帮助企业做数字化业务的梳理过程中,通常采用4步战略。
(1)建立数字化委员会
由于公司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多步骤,长周期的工作,很难做到上下一致,所以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来主动推进数字化落地工作。
数字化委员会可以由公司的骨干成员组成,核心角色包括:
(2)确定业务边界
在过往粗放式的管理中,各部门的业务边界往往比较模糊,例如订单回款的跟进,财务和业务各需要扮演什么角色,执行哪些动作,往往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说法。这些模糊的工作事项,在数字化建立的过程中是需要被明确下来的。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一定会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岗位上去执行,并且受到系统的监督。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边界,确定好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并且固化到数字化系统中去。
(3)明晰业务流程
由于没有数字化的支撑,在传统业务中的流程,往往缺乏形式上的落地。工作信息的口头传递、越级传递现象屡屡发生。在数字化系统中,任何的流程都是需要系统设置节点、处理人、处理动作的。而对于没有经验去梳理业务流程的企业,织信可以提供具备资深行业知识的产品经理提供支持。
(4)主数据梳理
例如ERP中的BOM、人事管理中的部门、职级,这些属于是会贯穿整个业务流程体系的主数据模块。在很多数字化尚不成熟的企业,经常会出现一个产品多种称呼的情况,这给后续业务流转和数据统计会造成巨大的麻烦。而建立统一规范的主数据体系是数字化的基础。
2、数字化人才建设该如何做起?
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在生产、运营、营销、管 理等环节均缺乏数字化人才供给,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调查显示,中 小企业中数字化相关人才平均占比仅为20%,只有15%的企业建立了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建议企业在进行数字化人才建设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1)引进IT相关背景的业务型人才
在国外,大型的企业内,负责业务的人员大概率都可能拥有一定的IT专业背景。一个企业如果完全没有懂IT很容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没有产品思维,没有软件意识,无论是自行主导开发,还是找供应商合作,都缺乏能够配合推进的人员。
(2)加强业务人员数字化培训和总结,提升认同感
企业在推行数字化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通知员工要使用新的系统或者工具,而是需要对员工如何进行工作模式切换、数据迁移、业务调整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并且鼓励主动接受数字化培训或者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工作实践的员工进行总结。将数字化成效进行公司层面的宣传,提升整体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同感。
(3)实现低代码能力转移
发挥低代码平台优势。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信息化或IT转型,而是涉及企业全业务、跨职能的系统性改革工程。 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数字化内涵,通过低代码效率和高度可视化的方式,让业务人员会提需求,技术人员快速做需求。用数字推进业务低代码可以通过解决数字化死角、系统串联的方式最大化释放价值。
全新的低代码建设模式,已经让勇于创新的企业尝到了甜头,更少的人员、更短的时间,换来更好的数字化成果。这也必将改变未来企业与数字化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企业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字化发展主动权。
内容拓展:
趋势:低代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覆盖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
事实上,低代码正在成为许多组织首选的数字化转型工具。
根据IDC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低代码的市场规模只有3.7亿元,但在之后的几年里,低代码行业实现了高速增长,2022年低代码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9.2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8.4亿元。
而且,随着低代码需求的逐步深入和能力的完善,低代码所服务的客户结构也从头部客户逐步延深至腰部客户和中小型企业。
此外,低代码的应用与行业的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在业务流程明确、效率质量较高的制造行业中,低代码的业务渗透率最高,达到了20%,其次是教育行业和金融行业,业务渗透率分别为15%和10%。
价值:降本提效,低代码成企业数字化转型必备工具
低代码的市场渗透率越来越高,这与“普惠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诉求不无关系。如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加快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生产方式变革。
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如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聚集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2022年1月,国务院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全面系统推动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业务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这必将带来企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等方式的调整。企业需要借助技术工具,把组织、管理、生产、经营等一系列行为都由线下搬到线上,实现业务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强大的IT交付能力,才能够适应这种快速迭代、敏捷适配的调整。这时,以较少的代码、较快的速度来交付应用程序,并且能够降本提效的技术——低代码,自然成为企业首选的工具,它可以缓解,甚至解决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与IT生产力之间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具体来说,低代码具有四大特点和价值:
1、具有低代码视图
能够提供可视化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大幅度降低编写和编译代码等开发环节的难度,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参与到业务应用程序的构建中,实现技术普惠,全民开发。
2、数据集成互联
可以全面集成数据,将新平台与现有数据集成在一起,实现数据互通整合,业务自动化编排,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
3、一站式服务
提供可用于开发、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的云环境,支持一键部署云服务,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4、高效率、可扩展性
支持基于应用模板进行快速搭建,使开发效率提升5~10倍;支持扩展性连接器,满足二次定制灵活开发,实现业务个性化定制。
结语:
合理并且有效地运用低代码开发平台,不仅可以让我们工作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这里推荐织信Informat,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还内置了自动化(自研的一套图形化编程)、脚本、工作流引擎(BPMN2.0)、自定义API等功能,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业务系统。如ERP、PLM、MES、SCM、WMS、OMS、EMS、项目、企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