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管理的第一原则就是今天能做的事情绝不推到第二天,拒绝拖延症,拒绝“学生综合征”,体现在进度排定过程中就是尽量让所有任务越早开始从而越早结束。
这其实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思维,不要把任务推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而且明天可能突然出现更紧迫的任务而打乱原来的计划。
这种思维在项目管理软件中随处可见,但大部分人可能没意识到。比如,在工程信息窗口,有“全部任务开始得越快越好”提示。如果所有任务管理都遵循这一原则,实际上,制订进展计划仅需键入项目的起始时间和工期即可制订进展计划。
这个“任务越早开始越好”的原则还会影响到什么呢?
就是总浮动时间和关键路径的计算。如果按照“任务越早开始越好”的原则来排计划,那么任务的总浮动时间是最大的,而一旦没有这样做,就会导致项目管理软件出现了限制条件,通常都会使总浮动时间缩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
首先要有计划和目标,随后才能达到。假如没有方向,项目一开始就会马上工作,项目最后会失败。依据是项目目标,是检验进度和开支绩效的基础和规范。
在项目管理软件中,可以轻松地一键设置进度和成本基准,有了基准后,就使跟踪和监控计划变得有的放矢。
在进度管理的工具与技术中,关键路径是最重要、最需要掌握的方法。
当我们需要缩小工期时,首先寻找关键路径,然后找到缩小工期的办法。假如工期缩小在非关键路径上,则没用。关键路径测算的关键参数是总波动时间,总波动时间小于等于零路线是关键路径。这是一个更学术的界定。
假如用通俗的话说,假如某条路径延迟,必然会导致所有项目的完成时间变长或重要节点的完成时间延迟,那这条途径就被认为是关键路径。
影响总浮动时间的两个重要条件:
一,项目中最晚的路径;
二,关键节点/里程碑的完成时间要求。
做为项目经理,只需遵照这些原则,就能有效地管理工程进度,掌握正确的避免项目耽误的办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邮箱:hopper@cornerstone365.cn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