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低代码开发取代程序员”论 为什么专业开发者也需要低代码?
低代码开发近年来异常火爆。看看腾讯、阿里、百度这些大厂纷纷入局,资本市场上投融资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这一切无不说明了“低代码”的受欢迎程度。而低代码引发的大量讨论和争议,更是增添了它的热度。
其实,低代码并非新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第四代编程语言”就是它的前身。2014年,Forrester正式提出了低代码的概念。这是一种软件开发技术,通过可视化方式,以更少的编码、更快速地构建和交付应用软件,全方位降低开发成本。大体上可以把它看作是结合了IDE、服务器和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从本质上说,低代码的目标是以更少的编码、更高效地交付软件,从而成为一种“好用的工具”。然而,为什么不少程序员对其抱有抵触情绪,甚至认为低代码可能取代程序员呢?
“低代码开发是否会取代程序员”这一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程序员们对此持有以下几种态度:
这些态度是否合理?我们来逐一分析。
把低代码比作用积木拼搭应用,用拖拉拽的方式完成开发,似乎容易上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低代码只能解决简单问题。
根据Gartner2020年9月发布的《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关键能力报告》,低代码拥有以下重要能力:
这些能力意味着,低代码平台不仅适合开发简单应用,也能胜任复杂业务需求。实际上,根据2021年的一项报告,截止2020年底,技术人员在低代码用户中占比超75%。
选择开发工具时,程序员们首先会考虑:这工具能解决所有需求吗?实际项目中,即使只差1%的需求无法满足,用户也可能不买账。因此,评估低代码平台时,扩展性和编程接口是关键。
以国内的织信低代码平台为例,它提供了开箱即用的组件,并支持纯代码扩展,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高扩展性需求。这样,开发者可以通过低代码和专业代码结合,实现复杂的应用开发。
许多程序员担心低代码平台像个黑盒子,出现问题时难以排查解决。其实,成熟的低代码平台具备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功能,还具备完善的版本管理机制。比如通过日志分析,程序员可以高效地debug。
低代码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编写代码。相反,它能减轻程序员的重复劳动,将他们从简单需求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提升技术。此外,对于新手程序员,低代码平台提供了迅速上手、快速成长的机会;对于有经验的程序员,它则是打开更多项目之门的钥匙。
低代码并不是程序员的敌人,反而是他们的得力助手。当迷雾散尽,你会发现,低代码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更赋予了开发者更多思考和创造的空间。
你会选择低代码开发平台来助力你的工作吗?这个问题或许还需要你亲自体验一番才能回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邮箱:hopper@cornerstone365.cn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